实现历尤物永久网站史性跨越
最佳回答
“尤物永久网站” 实现历尤物永久网站史性跨越
晋中11月26日电 (刘小红)“2022年,和顺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,2024年达到106.85亿元,是‘十三五’末的1.6倍,‘百亿和顺’实现历史性跨越。”在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山西和顺县委书记、县长李雪如是说。
新闻发布会现场。主办方供图
当日,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、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“见证高质量发展的晋中实践”——晋中市辉煌“十四五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会上,李雪就“十四五”期间和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和顺县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,统筹稳增长与提质量,推动县域经济韧性活力全面提升。产业体系方面,和顺县推进转型发展,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。一产培育壮大小杂粮、食用菌等五大产业集群,2024年增加值达6.54亿元,较2020年增长83%,年均增幅超10%。二产聚力打造煤炭、新能源及储能两条全产业链,培育硅钢新材料、硅砂深加工两个新增长点,2024年工业增加值完成58.8亿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58%,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5%。三产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限上企业体量增长30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连续四年居全市前列,预计202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40%,较2020年提升1.5个百分点。
项目建设上,和顺县以扩大投资为核心动力,抢抓政策机遇实施攻坚行动。“十四五”期间实施重点项目472个,累计投资238亿元,年均增速4.7%。聚焦优势主导产业,创新招商模式,引进玉晶光伏压延玻璃、云端之上森林康养等一批优质项目。落实推进机制,强化保障要素,推动多个项目顺利推进。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6亿余元,为项目提速提供资金保障。
民生保障领域,“十四五”期间民生支出预计达93.7亿元,占财政支出八成以上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加22.1亿元,同比增长30.9%。新增城镇就业1万余人次,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10万余人次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5.3%,持续跑赢GDP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10.5%,居全市前列。高考成绩屡创新高,“学在和顺”品牌叫响。新建工人文化宫等一批民生工程投用,公办托育机构率先使用,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提质,民众获得感、幸福感增强。
城乡融合方面,和顺县推进城市更新,实施重点城建项目,改造核心路网、老旧小区和城中村背街小巷,提升城市品质。学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打造南天池、青家寨等示范村,实施农村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,惠及8个乡镇3.7万余人,同时建成投用多个水库,整治河流,绘就生态画卷。
交通建设上,和顺县推进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,新改建公路里程249.8公里,通车总里程达1205公里。阳涉铁路开通客运服务,彻底告别了全县不通客运火车的历史;和邢铁路开通成为“晋煤东运”新通道。建成旅游路融入全域旅游网,“四好”公路通车,修复受损公路,行政村通硬化路率和通客车率均达100%。
生态文明建设方面,和顺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,获得国家级“避暑旅游目的地”称号。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稳定达到80%以上,7个出境断面水水质稳定达标且优于全省平均水平。推动“四水四定”,获“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”称号。森林覆盖率稳居全市第一,华北豹种群栖息地保护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、全省唯一。
重点领域改革中,和顺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,推进改革举措,城乡供水一体化融资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。打造“和力办·暖企驿站”品牌,改革经验获报道,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80%。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,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,民营企业规模增长突破2500户。
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,和顺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,扛牢粮食安全责任,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.31万亩,粮食总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1.3亿斤以上。化解地方债务,消除金融风险隐患。“省级双拥模范县”创建实现“九连冠”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等基层治理创新模式,提升民众安全感、满意度。
李雪表示,“十四五”时期,和顺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;展望“十五五”,和顺县将围绕能源转型、产业升级、适度多元发展,砥砺前行,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