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年“客星空传媒xk8004的未来发展服”突然来电主动退课程费 警惕新的退费套路
最佳回答
“星空传媒xk8004的未来发展”5年“客星空传媒xk8004的未来发展服”突然来电主动退课程费 警惕新的退费套路
法治在线丨时隔5年“客服”突然来电主动退课程费 警惕新的退费套路
前不久,家住云南文山的李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,对方称是一家基金公司的客服,告知他五年前报名但没上完的一套专升本网课,现在可以办理退费了。时隔多年,未完成的课程竟然可以退费了。这既让他意外,又让他开心。但是当他按照这位客服的引导进行操作后,竟前前后后损失了18万元。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退费套路呢?
时隔5年
“客服”突然来电主动退课程费
李先生说,当年他想要提升自己的学历,确实花6800元买过网课。时间毕竟太久,有些细节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,没想到基金公司的客服还能说得那么详细。
被害人 李先生:去学习过一个月,后来实在是工作内容比较多,压力大,所以后来就跟不上他们的学习进度,没有再学。当时我联系那个机构负责人,他们说你已经学了一个月了,学费是不能再退的。后来这个事就一直搁置,我都忘记了。
热心客服告诉李先生,原来的培训机构已经倒闭了,他们的公司现在接手后会负责到底,完成所有学员的退费工作。时隔5年,还可以退还学员几千块钱的培训费,这让李先生对这家基金公司产生了好感。
想退费必须先买基金
客服还声称收益极高
热心客服说,他们公司只能通过购买基金的方式进行退费服务,但请李先生相信,最终收益会远高于他的想象。就这样,通过对方发来的链接,李先生下载了一个App开始一通操作。
为了验证真假,李先生先尝试了两笔小额充值。仅用了3分钟,本金900元连同回款就全部到账,提现成功了。
李先生:他就说那个小额的没有了。我就是想尽快回款,因为这笔钱躺在他们公司也好几年了,当时也比较急。
大额投入后账户被封
系统提示操作失误
小额购买需要等待,想要尽快回款的李先生,就按照之前的操作购买了客服推荐的5000元基金。但是投入后,李先生的账户却被封了,李先生登录几次都操作不了。系统提示,被封的原因是因为他本人操作失误,影响了公司的信誉。
客服说按照规定,解冻账户需要缴纳8万的保证金。他还承诺李先生,缴纳后不但账户解封,还能获得30%的回报。
承诺再交20万元
立马提现超58万元
看到这里,真替李先生着急,借贷8万元去充值,可账户不但没有解封,还被所谓的风控部门列为危险账户,需要进一步完成安全验证后才能继续提现。这下,李先生更是慌了神,一心想把被冻结的钱赶快要回来,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,李先生的第二笔钱,将近10万元,又一次投入对方给的基金账户中。
账户虽然被封无法提现,但是里面的基金却一直显示在升值。客服坚定地对李先生承诺,再缴纳20万的验证金,3到10分钟后就可以提现584000元。
李先生:我就说我没有,他说他们公司可以借款,可以借50%,但是另外50%需要我自己凑,又东拼西凑也凑了10万块给他。
为了退费 前后充值近18万元
这一次李先生一共打款97000元,但账户显示依旧无法提现。此时李先生才突然意识到,自己被骗了。为了5000元钱和能被退回的部分学费,他已经付出了将近18万元的代价。
接警后,办案民警立即展开了调查。他们发现李先生第一次投入的8万元资金,被转入到山东济南一个张姓女子的银行卡里。
富宁警方立即对犯罪嫌疑人张某进行上网追逃,在济南市公安局的配合下,张某很快落网。她交代,当时她加入了一个兼职群,群主声称只需要帮主播增加粉丝量,工资日结就可以赚330元一天。根据对方的要求,张某入住了一家民宿,随后她发现,这个所谓的兼职其实只是提供自己的银行卡,帮助诈骗分子转移资金。
当晚受害人李先生被骗的8万元就被转到了张某的卡里。其中4万已被转移,剩余4万被警方成功冻结并追回。经过调查,张某明知他人从事犯罪活动,仍协助转移财物,涉嫌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,目前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
警方也很快查到了李先生的另外一笔钱款97000元,已被转到了河南男子陶某的名下。他是在网上贷款的过程中被要求刷流水修复征信,而所谓的用来刷流水的资金正是李先生被骗的那97000元。
文山州富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孙仁锦:他贷款的过程中,网络的这些人就跟他说你征信有问题,我们需要帮你刷流水修复征信,要资金来帮你刷流水,你不用出钱,我们帮你出钱就行了。就是钱进来,你再帮我们转出去就行了,当事人就相信了。
收到大额资金后,陶某产生了怀疑,他没有按照犯罪分子的指示继续转账,而是及时报警,目前97000元已全部返还给李先生。
孙仁锦:当事人他不是明知的行为,他也是被骗的。我们对这笔钱启动了强制返还程序,最终帮被害人追回13.7万元。
为了对警方表示感谢,李先生为反诈中心民警送来了一面锦旗。目前,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。
以退费为幌 诱骗投资
“报课容易退费难”,骗子恰恰是盯上了大家想要退费的心理,布下圈套等人上钩。与李先生类似,张女士也接到了“退费”电话,但这次诈骗团伙是以投资的方式完成退费操作的。那么,这类骗局,有哪些明显特点呢?我们又该如何守住“钱袋子”呢?
几年前,张女士购买过一个网课学习投资。对方告诉张女士,公司将通过投资的方式退款,操作简单,稳赚不赔,回报率高达100%。
面对将信将疑的张女士,客服神秘地补充说,回报率之所以高,主要是因为公司存在技术漏洞,如果通过线上转账会触发警报,所以需要张女士通过邮寄现金的方式进行投资。
张女士信以为真,按照对方的指示到银行取现9万余元,又支付1200元,让一名出租车司机将装有现金的纸箱送到昆明的一个指定地点。所幸张女士神色慌张的状态和过高的运输价格,立即引起了出租车司机的警觉。
文山州富宁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 刘亚平:反诈中心前面也组织了出租车以及货拉拉的司机开展座谈会,也宣传了反诈的案例。所以司机发现她神色慌张之后,经过反诈中心的反诈宣传,他知道这个可能涉嫌诈骗了,然后,他就在富宁高速收费站路口立马报警。
接警后,富宁县公安局新华派出所和反诈中心立即联动赶往现场核实情况。9万余元现金被及时拦截,民警联系张女士取回现金,并对她进行了反诈宣传。
民警介绍,李先生和张女士遇到的这类“网课退费诈骗”骗局,往往都有以下几个特点:
首先,诈骗分子会以“原机构倒闭”等为理由,引导被害人到第三方平台退费;
其次,在开始退费前,诈骗分子会有各种话术诱导被害人下载特定的App。这些App都是诈骗分子假借官方名义制作的软件,极具迷惑性;
第三,诈骗团伙会让被害人先小额投资并成功提现,在获得信任后开始诱导被害人进行大额投资并承诺高额回报,诱惑受害者落入圈套。
为什么被害人会一笔一笔地追加投入,不能及时清醒呢?这就涉及了诈骗团伙利用的一整套心理战术——“沉没成本谬误”。
“沉没成本谬误”,就是当我们过于看重自己在这件事上已经投入的、无法收回的成本(比如时间、金钱、精力),心里此时的潜台词就是:“我都已经投了这么多了,现在放弃,那之前的不就全白费了吗?”为了不让之前的投入“白费”,此时大脑就会倾向于:
否认或扭曲事实。比如不断强化“这不可能是骗局”,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合理;
然后,开始寻找任何微小的、能证明自己没错的证据,并无限放大。
那遇到这类骗局 又该如何破解
有建议认为,在做一个新决定时,我们不妨这样问问自己:“如果我现在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在我没有投入任何成本的前提下,我会这么做吗?”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么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及时止损,无论之前投入了多少。(央视新闻客户端)